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宣传教育  
案例分析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宣传教育 > 案例分析

保密工作案例(二)

发布日期: 2020年01月23日

来源:互联网


        1.新媒介泄密

      微信成为快速的大范围泄密渠道

        案例:2013年底,某单位在内部招待所组织集体学习某会议精神,涉密人员刘某在个人房间中阅读、学习某涉密文件过程中,接到同事邹某发来的聊天微信。其中,刘某用手机将正在阅读的着迷文件内容拍照后,通过微信发给了邹某。邹某看到文件后,感到文件内容很有用,随即将其中的部分照片在自己的微信群中进行了分享,造成该涉密文件大范围泄露。事件发生后,刘某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撤职处分,并调离涉密岗位,邹某受到撤职处分。

       解析:微信是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支持多人文件资料共享的互联网移动应用软件。据报道,截至2013年底,全球微信用户已达6亿,是移动互联网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应用。2013年以来,发生了多起通过微信泄密的事件,由于微信信息资源共享十分方便,一旦发生泄密事件,信息往往呈几何数级扩散。

      QQ成为危险的互联网办公工具

        案例:2013年10月下旬,某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马某为及时组织传达某会议精神,向县委某部门办公室主任周某索要市委有关部门的会议文件。周某手中的文件则来自其上级某部门办公室主任洪某。是洪某在明知该材料属于国家秘密的情况下,要求办公室副主任王某通过QQ在线传递给周某的。周某收文件后,在县委组织的会议上进行了发放,并于会后通过QQ邮箱传递给马某,马某又将该文件上传至该县教育系统QQ群共享文件夹中,供各中小学传达学习。某中学办公室主任从QQ群文件共享中下载了该文件,刊登在学校门户网站中,造成泄密。事件发生后,洪某、周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王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有关部门对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并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解析:相比于微信,QQ则更经常应用于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在一些机关单位,QQ已然成为一种常用的互联网办公工具,沟通信息用QQ聊天、传递文件使用QQ邮箱、群发文件使用共享文件。2013年以来,使用QQ传递、群发涉密文件的案件时有发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携带秘密载体泄密

        案例:2014年6月,某市公安局技侦大队综合处民警常某到市公安局反恐支队领取两份密码电报,当常某准备驾车离开时,手机铃声响起,他一边接电话,一边将密码随手放在了车辆后备箱上,接完电话后,常某忘记拿走放在后背箱上的文件,便驾车回家,造成密码电报丢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常某行政记过处分。

       解析:秘密资料在使用、管理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违反规定携带、收藏秘密文件、资料都是违法行为,都应负法律责任,以上各案例中,都存在对国家机密管理不善的漏洞,造成机密外泄。


        3.学术成果泄密

        案例:某大学的几个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苦心钻研获得了一些学术研究成果。这时有的想尽快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有的想拉关系出国,私自将研究资料寄出境外。结果寄出去的东西石沉大海,在相隔一年后被改头换面变成了他人的成果。

        解析:案例中的涉案人员的保密意识淡薄,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后果,大学生更加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能很好地判断事非曲直,被他人利用,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泄密。


        4.窃取国家秘密

        案例:黄宇,生于1974年7月28日,四川省自贡市人,计算机专业,曾在某涉密科研单位工作。为谋求利益,他利用职务之便,向境外间谍机关提供15万余份资料,其中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对我国党、政、军、金融等多个部门的密码通信安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解析:根据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所以设立这一教育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民众的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2014年11月1日,我国还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这部法律对于开展反间谍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黄宇间谍案不仅让人们看到他个人的犯罪轨迹,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一些涉密单位在保密制度、措施、思想建设等许多方面的漏洞。黄宇为了泄私愤和满足物质上的欲望,竟然主动向外国间谍机构出卖国家机密,最终被判处死刑。黄宇间谍案也再次向各个涉密单位敲响警钟,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强化保密措施,堵塞漏洞,防微杜渐,筑牢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坚强防线。


        5.侵犯、窃取商业秘密

        案例:2012年3月,沈阳警方接到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大量核心技术人员在短时间内集中离职,有可能非法从事同类研发工作”的举报线索。经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伙同公司CT机研发部核心人员张某、杜某等19人盗取东软公司商业秘密,在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进行16排医用CT机研发。5月,警方组成10余个抓捕小组将李某某等20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并查获装有大量商业秘密的电脑、U盘和移动硬盘。本案犯罪嫌疑人窃取技术价值总计2400余万元人民币,公司研发项目延迟造成损失1470余万元人民币。此次商业秘密外泄造成东软公司被侵犯商业秘密项目折余价值高达4000余万元人民币。

       解析:对企业而言,那些即将离职的员工是危险的。因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他们都希望能够为自己以后的工作获取必要的资源,而且员工职位越高,其威胁越大。针对员工跳槽问题,企业应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完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从而在发生员工跳槽、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后,掌握必要的证据和法律依据,及时制裁侵权行为,减少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广义的保密措施包括公司的保密政策、保密管理制度,以及具体采取的保密措施。在案例二中,完整、严密、可操作的系统文件不仅涉及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制度,而且涉及与这些文件相关的保密政策、相关主管人签字等保密管理制度,以及富士康文头、公司标识等具体的保密措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