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29日电 今日,中国网络安全公司360旗下“天眼实验室”向中新网IT频道发来一份报告,报告首次披露一起针对中国的国家级黑客攻击细节。该境外黑客组织被命名为“海莲花(OceanLotus)”。报告称,自2012年4月起,“海莲花”针对中国政府的海事机构、海域建设部门、科研院所和航运企业,展开了精密组织的网络攻击,很明显是一个有国外政府支持的APT(高级持续性威胁)行动。
“海莲花”向中国政府发动鱼叉和水坑攻击
报告称,“海莲花”使用木马病毒攻陷、控制政府人员、外包商、行业专家等目标人群的电脑,意图获取受害者电脑中的机密资料,截获受害电脑与外界传递的情报,甚至操纵该电脑自动发送相关情报,从而达到掌握中方动向的目的。
报告指出,海莲花攻击的主要方式有“鱼叉攻击”和“水坑攻击”,前者最常见的做法是,将木马程序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并起上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名称,发送给目标电脑,诱使受害者打开附件,从而感染木马。如,在去年5月22日新疆发生了致死31人的暴力恐怖性事件之后,5月28日,该黑客组织曾发送名为“新疆暴恐事件最新通报”的电子邮件及附件,引诱目标人群“中招”。该组织曾发送过的电邮名称还包括“公务员工资收入改革方案”等一系列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令人防不胜防。
“水坑攻击”,顾名思义,是在受害者必经之路设置了一个“水坑(陷阱)”。最常见的做法是,黑客分析攻击目标的上网活动规律,寻找攻击目标经常访问的网站的弱点,先将此网站“攻破”并植入攻击代码,一旦攻击目标访问该网站就会“中招”。曾经发生过样的案例,黑客攻陷了某单位的内网,将内网上一个要求全体职工下载的表格偷偷换成了木马程序,这样,所有按要求下载这一表格的人都会被植入木马程序,向黑客发送涉密资料。
京津两地感染人数最多
“海莲花”组织在攻击中还配合了多种“社会工程学”的手段,以求加大攻击效果。比如,在进行鱼叉攻击时,黑客会主要选择周一和周五,因为这两个时间人们与外界的沟通比较密切,是在网络上传递信息的高峰期。而水坑攻击的时间则一般选在周一和周二的时间,因为这个时候一般是单位发布通知,要求职工登录内网的时候。
目前已经捕获的与“海莲花”相关的第一个特种木马程序出现在2012年4月,当时,首次发现第一波针对海运港口交通行业的“水坑”攻击,海莲花组织的渗透攻击就此开始。不过,在此后的2年内,“海莲花”的攻击并不活跃。直到2014年2月,海莲花开始对我国内目标发送定向的“鱼叉”攻击,海莲花进入活跃期,并在此后的14个月中对我国多个目标发动了不间断的持续攻击。2014年5月,海莲花对国内某权威海洋研究机构发动大规模鱼叉攻击,并形成了过去14个月中鱼叉攻击的最高峰。
图1、“海莲花”攻击时间轴
报告表示,“天眼实验室”已捕获与海莲花组织有关的4种不同形态的特种木马程序样本100余个,感染者遍布中国29个省级行政区和境外的36个国家。其中,中国的感染者占全球92.3%,而在境内感染者中,北京地区最多,占22.7%,天津次之,为15.5%。为了隐蔽行踪,海莲花组织还先后在至少6个国家注册了服务器域名35个,相关服务器IP地址19个,分布在全球13个以上的不同国家。
图2:“海莲花”使用的域名和服务器分布在境外多国
大数据技术揭开“海莲花”面纱
“天眼实验室”方面称,“海莲花”的攻击早已被他们捕捉到,但之前只是零散的发现,直到去年起,360成立“天眼”实验室,在国内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未知威胁检测,才首次发现了这些散见威胁之间的联系。
“天眼实验室”称,首先,这种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期攻击行为需要很高的投入,不是一般商业公司能够负担的;其次,“海莲花”觊觎的资料对商业机构没有什么价值。综合来看,海莲花组织的攻击周期之长(持续3年以上)、攻击目标之明确、攻击技术之复杂、社工手段之精准,都说明该组织绝非一般的民间黑客组织,而是具有国外政府支持的、高度组织化、专业化的国家级黑客组织。(中新网IT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