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法规制度  
法律法规
·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法规制度 > 法律法规

保密工作的原则

发布日期: 2019年08月23日

来源:《保密工作》2019年第3期)



    保密工作的原则是对党和国家保密工作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的继承发扬,紧紧抓住当前保密工作的根本问题和关键环节,深刻揭示了保密工作的客观规律,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必须在工作中始终遵循。


    最小化原则

    最小化原则,是指严格按照有关保密规定和标准确定、管理国家秘密,确保国家秘密数量最少、知悉范围最小、涉密环节最简。在定密方面,严格按照保密事项范围规定确定国家秘密,确保定密精准,知悉范围最小,保密期限最短;在载体管理当面,按照工作需要,严格控制涉密载体数量,实行统一集中管控;在载体流转方面,尽量简化环节。


    全程化原则

    全程化原则,就是坚持国家秘密在哪里,保密工作就做到哪里,按照严格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实施保密管理,实现全过程、全范畴、全方位、全天候覆盖。全过程,主要指国家秘密存在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范畴,主要指涉及国家秘密的地区部门、行业系统、领域区域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主要指全部管理对象;全天候,主要指对国家秘密的保护不间断、不脱节。


    精准化原则

    精准化原则,就是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特点和涉密程度,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合理分配力量资源,精心设计方案,精细实施活动,精准制定标准,确保管理对象清晰、管理措施有效、管理流程闭环。“精准化”不是“精简化”,要避免减少必要的制度规定、人员安排和设施设备配备,削弱管理成效。


    自主化原则

    自主化原则,就是要积极应对信息化条件下技术窃密的严峻形势,大力加强保密科技工作,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并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可靠实用、覆盖保密工作各领域各环节的保密技术产品,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保密技术防护和检查监管体系,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


    法制化原则

    法制化原则,是指进一步健全以保密法为主干的保密法规制度,形成上下衔接配套、行业领域全覆盖的保密法规体系,把保密工作的方方面面完全纳入法制轨道,形成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工作模式。具体地说,就是把依法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国家秘密从产生、使用、存储、流转到销毁的全过程,落实到从定密、降密到解密,从制定规范、监督管理到案件查处的各个环节,实现保密工作各环节、各领域的依法管理。


    (责编/徐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