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首页
宣传教育  
保密法纪宣传教育月活动专栏

判刑15年: 拔掉潜伏于我科研领域的一颗钉子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6日

20178月,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间谍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15年。

作为我国尖端科技领域的核心专家,张某掌握着重要武器装备研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关键数据。

这样一位本该在科研领域大有作为的栋梁之才,为何会将涉及我国之利器的核心秘密拱手示人呢?

职场受挫心怀不满

张某就职于某科研单位,长期从事我重点领域研究工作,他直接参与了我国一些走在世界前沿的科研项目。张某的职业生涯一直未能按照他自己期望的那样稳步上升。2011年,单位派他出国访学,一直梦想外出拓展眼界的张某喜出望外。

但张某并不知道,间谍的黑手正在伸向自己,从他踏上出国旅程的那一刻起就被严密盯梢。境外间谍组织一直以张某单位为目标寻找突破口,他们对张某的工作境遇、心理需求和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伺机在国外引其上钩。

拉拢诱惑请君入瓮

       几个月后,张某在一次学术交流会议上,偶遇热心肠的外国同行小J,小J说自己是本国科研领域研究人员,和张某科研方向一致,并以张某独在异乡为由,主动帮他熟悉国外环境,购买有折扣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张某非常感激,很快和小J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此时,小J提出以每次300美元的咨询费用,请张某提供一些科研项目中的关键数据。张某起初有些犹豫,但是小J不断提高价码,还给张某的女儿买了礼物。面对人情拉拢和金钱诱惑,张某妥协了。他接受了多次收费咨询,提供了所在单位科研人员情况和重点项目申请、进展等情况。

滑向深渊万劫不复

2012年,张某即将结束访学回国之际,小J向他引荐了其同事老K。老K当场向张某表明间谍身份,并希望可以与其合作。听到间谍二字,张某不寒而栗,他辗转思考了许久,在老K许诺可以帮其女儿出国留学并申请长居后,他不再犹豫,同意了对方开出的报酬条件,并接受了基本的间谍技能训练。

回国后,张某利用工作之便,开始搜集、窃取我军工领域实验数据、科研成果等涉密信息。

20146月,安全部门对张某实施了抓捕,拔掉了境外间谍机构安插在我重要军事科研部门的一颗钉子。

张某泄露的核心国家秘密,导致我科研领域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提前曝光,对我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当前,随着国际科技合作领域扩大,科技人员跨国界流动频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节奏加快,针对我国科技领域的窃密活动愈加尖锐复杂,失泄密风险因素上升。

科技人员始终处于科技保密工作的前沿阵地。科研领域窃密与反窃密、泄密与防泄密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迫切需要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加强保密知识学习,增强保密法治观念,提高科技保密能力,切实防范风险、消除隐患。


来源:《保密观》微信公众号

【返回】